【行業(yè)新聞】棉麻服裝近年悄然走紅 原創(chuàng)品牌復古風受熱捧
據(jù)悉,棉麻服裝悄然從森女文青的小眾心頭愛變成全民熱衷的產品,材質天然以及舒適的質感,棉麻服裝逐漸成為近年來服飾消費的風潮之一。
“國紡源頭,萬年衣祖”,在如今的服飾審美當中,曾經被視為褐衣的粗布麻材質服裝如今也是頗具時尚范。小到諸如向左生活、生姜等網絡麻主題原創(chuàng)服裝品牌,大到知名品牌雅戈爾旗下漢麻世家乃至各大品牌的棉麻、亞麻系列產品,棉麻服裝悄然從森女文青的小眾心頭愛變成全民熱衷的產品,材質天然以及舒適的質感,或者僅僅只是看上去復古閑適,棉麻服裝逐漸成為近年來服飾消費的風潮之一。
原創(chuàng)品牌扎堆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品牌服飾當中尋找麻材質衣服,往往不如線上更方便。大牌的麻紡面料產品雖然也比較常見,但集合度顯然難與麻紡主題的品牌相比,在網絡上淘品牌便利不少。而從電商平臺上看,麻紡服飾無疑是原創(chuàng)品牌扎堆的熱門選項。
在天貓平臺上以“棉麻”或者“亞麻”、“原創(chuàng)”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能夠搜出將近40個品牌,其中茵曼是已經成熟的網紅品牌,日著、界內界外、生活在左等則是麻紡服飾當中小有名氣的品牌。在淘寶當中以對應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結果則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原創(chuàng)品牌對應的設計性使得不少麻紡服裝的價格水平差異較大。就上述網紅品牌,有百元上下的服裝,也有上千元乃至更高價格的服裝。
業(yè)內人士坦言,原創(chuàng)設計對應的設計感附加值成為除了服飾材料本身價值之外的衡量因素,只是,盡管在原創(chuàng)設計當中不乏優(yōu)秀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產品,是否是原創(chuàng)設計都很難說,在價格上也不一定是物有所值。而單純從面料上來說,相較于其他服飾面料,麻紡面料難說高端。從消費者選購的角度來看,原創(chuàng)設計所對應的設計附加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是難以具化成標準反映在價格上的,因此差不多的產品在價格跨度上能夠從100-2000元,這給消費者帶來的往往是選購時的困惑。
盡管在消費端已成風潮,但從行業(yè)生產的角度來說卻不甚理想,中國麻紡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許吉祥曾指出,麻紡織行業(yè)技術設備自動化水平差,原料種植面積萎縮。原料種植發(fā)展不均衡,優(yōu)質亞麻原料和黃麻原料主要靠國外進口等,都是當前麻紡織行業(yè)面臨的瓶頸。
復古時尚風走紅
氣溫漸高,衣衫漸薄。不論是購物中心里開出的品牌服飾專柜還是街頭巷尾的無名小店,麻紡產品的圈地趨勢越來越明顯,對潮流敏感的消費者往往能夠注意到,近年來,麻紡服飾越來越多地成為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衣物。
產業(yè)方面的情況也佐證了這一流行風潮。一位從事面料開發(fā)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生產當中,也是棉麻混紡的業(yè)務量比較大,整體來看,近年來增長的趨勢明顯。
上述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麻纖維是天然纖維,更為健康,透氣性也比較好。這也是近年來麻紡產品受歡迎尤其是在夏天受熱捧的原因。但是工藝不到位純麻服飾的舒適度有限且容易皺。棉麻混紡則很好地解決了舒適度的問題,就直接替代性來說,棉麻混紡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滌綸產品。此外在性能上,棉麻材料的吸濕性比較好,混紡的面料也挺括。
值得注意的是,在麻系列產品走紅之路上,概念包裝功不可沒。在很多原創(chuàng)麻紡主題原創(chuàng)品牌網店主頁上可以看到,棉麻產品多以或閑適或禪意的生活方式這一概念為包裝,對應的海報或衣袂飄飄、簡單輕盈,或寧靜幽遠、禪意韻生,或者是風格濃郁的民族風。甚至有品牌就是做相關主題的麻紡服飾設計,如原創(chuàng)設計品牌享永子,主打和風休閑牌,棉麻系列產品為主的衣徒則是有不少民族風的服飾和禪意輕盈的主題系列產品。